时间:2012-11-12 08:46 来源:网络资源
NO.17 外资零售持续调整
“外资零售企业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生存与拓展,需要更加谨慎、更加认真,否则,就有可能迎来‘黑色岁月’”——2011年底对2012年外资零售企业处境尴尬的预测果然一语成谶。
2012年,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过得很不如意,无论是Tesco和家乐福被传将退出中国,亦或是家得宝全面撤退,都无一不在显示中国市场已并非外资的风水宝地,外资巨头的杀伤力正在失效。
但这却并不能被视为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已经失败的信号。也不必过分渲染外资零售企业个别的闭店等失利现象,这只能表明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进入持续调整期,事实上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这一年百思买关店在华所有门店,易买得门店打包出售,全家、罗森、喜士多等企业也相继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门店。而2012年是这一调整的接力赛,2013年仍将持续。
各个企业、各个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企业根据时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战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个别外资零售企业的退出也不值得惊讶。与其热衷于其关店或退出传闻,不如关注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其实一直没有减弱,调整只是为了更好地蓄势,外资零售企业远还没有到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本土企业万不可轻敌,媒体也不要误导行业。
NO.18 资本热潮正渐消退
世事变化太快,几年前还极受青睐的连锁零售企业,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VC/PE)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几年前当网络零售尚未风起云涌时,投资机构和证券市场普遍看好连锁零售题材。
不过,网络零售给传统零售在两年时间里造成的巨大冲击,让投资者觉得传统零售看不到未来,连锁概念已经失去了头顶上的神奇光环。越来越多的连锁零售企业遇阻上市路,同时零售企业对待证券市场的盲目热情也已回归理性。双方有意识的各自降温,让这轮涨了数年的资本热潮开始消退。
这并不难理解,从投资角度看,零售业对经济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医药、食品饮料等其他消费类行业,在经济繁荣期,零售收益会较好,但当经济衰退及缓慢复苏阶段,收益会就大打折扣。同时,上市已变成零售企业可选可不选的项目。当然,一些优秀的区域零售企业会继续往资本市场的终点进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零售企业在资本市场也相互举牌,茂业国际频频购进大商股份,银泰系仍想吞下鄂武商,同是IGA成员的永辉也在二级市场投资起了人人乐的股票,这表明未来企业间在资本和战略上的对接与合作将呈现更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