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12 08:46 来源:网络资源
NO.7 精细化正式显身手
2013年将是精细化重新被零售业重视的一年。
因为,当零售业高增长时代一去不返、低成本时代一去不返、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返,就到了直接拼刺刀、见真章的时候,也只有这时,精细化作用才是真正显现。
必须要正视的现实是,前台收入已经不可持续,开店扩张已经失去魅力,渠道下沉已经不具优势,这也意味着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进入了彻底淘汰期。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通过后台提升利润,通过管理挖潜增效,将成为零售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不二选择。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盈利能力。其实,本土零售企业在商品经营能力和毛利率提升能力方面,与外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也是精细化的重点。这其中,又包括对信息化、供应链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在卖场环境、营销创新、品类管理上的继续深化。说到底,企业还是必须形成差异化特色,才能在严苛的市场中继续存在。
所以,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做到精细化的企业与依旧处于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彼此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当前者在市场中游刃有余之时,后者将在竞争中要么转变,要么消亡。
NO.8 零售业面临多维竞争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却想进来——零售业颇有点像围城。
零售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同行之间的一维竞争,而是演变成了多维空间的竞争,这缘于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竞相涌入这一行业。
做地产的开始做零售。万达甚至开始减少商业地产比重,加大百货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号称要将在2012年由原来万千百货改名而来的万达百货做到中国第一。在北京,一家名为怡海的开发商也开始在自己的小区里开出超市。
做制造的高调进军零售。最典型的是娃哈哈,2010年就声称将用3~5年在河南的地县市建100个大型购物中心,但却一直是虚张声势,不过,2012年正式成立了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钱江新城的欧洲精品商城项目初期投资10亿,计划3年内增资到100亿。虽然现在来看娃哈哈更多像在玩商业地产,但零售业务较好的现金流亦是其青睐的。
做快递的也尝试做零售。顺丰试水的便利店、电商便是一例,尽管这一业务目前尚并不十分顺利,甚至顺丰还在北京暂停了几家便利店的零售业务,只开展收寄件。但很显然,不像此前只想打通自身主业范畴的供应链,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全领域通吃,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经被证明风险极大,也鲜有成功者,但国内企业却始终经受不起诱惑,结果也不难想象:大多数这样的企业最终都会陷入自己挖好的陷阱中爬不出来。
不过,对零售企业来说,哪怕是短期内的这些企业的把水搅浑的行为,也会给本就不妙的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