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条预测(6)

时间:2012-11-12 08:46  来源:网络资源

  NO.11 家电零售亟需变革

  传统家电连锁应该是时下最苦不堪言的。国美上半年亏损达5亿元,苏宁的利润也下降30%。区域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汇银家电净利润降幅亦高达80%。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单店业绩的大幅下滑,国美单店平均业绩由2010的0.61亿元降至2011年的0.55亿元,同比下降近10%。苏宁单店平均业绩也由0.58亿降到了0.56亿元。2012年的单店数据虽然暂时还无法统计,但估计只会更糟。

  可以想象,2013年,传统家电连锁企业的业绩仍然难以提升。

  家电连锁卖场在中国的兴盛本就“异类”——产品由厂家提供、促销员或员工由厂家委派、送货由厂家或第三方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由厂家提供,卖场除了提供场地,其他的服务基本可以忽略,自身管理也非常粗放。不过,连锁卖场带来的购物方式上的变化在近20年里让消费者对其大为垂青。

  但这一切旧时的优势正在加速消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家电类产品最终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而且,当电商可以把现实传统家电卖场的服务和购物体验做得更好、更便利时,消费者会从哪个渠道购买已无悬念,传统家电卖场很可能会沦为一个仅仅是品牌展示的场所,更多是在供消费者直观体验实物。

  所以,无论是国美与当当的合作,以及加大国美商城与库巴的投入,还是苏宁下大血本突破苏宁易购,并开出乐购仕生活广场、Expo超级店,将经营范围扩展到电器、日用品、金融产品、虚拟产品等多品类等诸多举措,皆是为了转型。

  不过,家电连锁企业对于未来仍集体迷茫。或许,就算是苏宁电器眼花缭乱的动作,本质上也不知传统卖场究竟该如何转型,而尝试性地创新总归比一成不变的陷在困境中要强。

  NO.12 建材连锁不合时宜

  2012年9月,终于不堪重负的家得宝关闭在中国剩下的的7家门店,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这是不是让热衷于家居建材连锁的企业们有所思考?

  就算是仍在苦撑的百安居,情况也是非常糟糕的,门店数从鼎盛时期的64家减至如今的39家,且一直在亏损。国内企业,早在几年前,家世界就已经转手给家得宝,而家得宝在挣扎了几年后也无奈退出中国市场。另一家较为知名的是东方家园,几经换帅,几番变化,也一直未见多大起色。

  从产品、服务、价格以及各个方面,家居建材连锁企业与传统摊贩式及联营租凭式卖场相比都没有太多特色,而中国所有的建材连锁卖场,无论是百安居、家得宝这样的外资企业,还是国内的东方家园,基本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靠占用供应商货款?靠进销差价?靠进场费?都靠不上边。供应商更多把这些企业的门店当作商品形象 展示及品牌影响力的场所,至于在连锁卖场销售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进销差价更是无从谈起,因为本身就是引进品牌进卖场,不是买 断经营。在一无价格优势,二无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如何盈利?

  可以说,家居建材连锁在中国市场,从一开始出现直到现在,一直是不合时宜的。建材连锁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中国建材市场暂时没有足够容纳它的空间。因为建材连锁与超市等其他连锁业态的区别实在太大,不仅以前,现在乃至未来几年,这片土壤仍不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当建材分销渠道出现大的整合或变局、消费者装修习惯改变、传统经销渠道到了必须要升级到连锁经营的时候,建材连锁业态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但这一切在2013年只能是个梦想。因此,建材连锁企业还是早点歇了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