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条预测(7)

时间:2012-11-12 08:46  来源:网络资源

  NO.13 大卖场不再独领风骚

  由于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大多采用大卖场业态开山辟路,这一业态曾经引领了10余年的潮流,以至国内企业纷纷效仿。在最初时期,本土企业甚至连卖场布局都全盘克隆,细致到连地砖的规格大小都一模一样。

  可惜,大卖场风光不再了。2013年,这一业态仍然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未来在三四线市场同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其在一二线城市被逐步边缘化的命运也基本注定。

  从国美、苏宁及其他零售企业近两年关店更为频繁就可看出,租金已经迫使零售企业放弃效益不好的商业网点,而在未来,随着租金的不断上扬,零售企业尤其是以大卖场为业态的企业,极有可能被迫退出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向郊区转移。而一些专业连锁如家电等业态,传统的大店生存方式或将被淘汰。

  一站式购物已经不能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理由,大卖场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流、收银的漫长等待、服务质量的下降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将顾客挡在门外。与此同时,真正融合便利与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热点,就近、便利、物美价廉将成为老百姓消费的最佳选择。但至少截至目前,成功的社区商业企业还屈指可数,偶尔冒出来的也是昙花一现。究竟如何做好社区商业仍有待行业与企业的积极探索。

  NO.14 线上线下融合前景不明

  电商是个香饽饽吗?或许,更多是闻起来香,真正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但如果没有这个饽饽,可能连闻香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或许是当前传统零售企业在面对电商业务时内心纠结的较为形象的比喻。

  按理说,拥有线下实体渠道的零售企业,应该更具备开展线上业务的成熟条件,但现实是,还没有哪家传统零售商的线上业务称得上成功。就算是风头正劲的苏宁易购也同样如此。因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是个大难题。

  也正因为如此,传统零售商的触网速度也在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2009年及以前开设网络零售的14家,2010年31家,2011年52家,2012年59家,即2012年仅新增7家,较2011年新增的21家明显减少。这与宏观经济形势、零售企业的状况有直接联系,企业在网络零售方面的投入明显变得谨慎。

  事实上,传统零售企业的线上业务服务能力也很初级,网络业务平台及设施也不都是建设完备,59家开展线上业务的零售企业中配送覆盖全国的为32个,占54%,而支持货到付款的企业为34个,也刚刚过半。说明大部分企业的网络零售业务仍然处探索或实验阶段。

  2013年,网络零售仍将呈现两极分化,以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的电商业务或许会有较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只能是继续默默无闻,坐以待毙。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要被线上业务迷惑了双眼,对于很多零售业态而言,为什么非得做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