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19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瘦身之三 从经营管理上瘦身
大型零售在选择面积瘦身、商品品类瘦身基础上,严格制定好其经营管理的内部运转机制,该砍的管理砍去,该程序化的地方就程序化,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用的越来越少,当然其费用也会越来越低,生存能力大增是一定的了。
以上三点是主要的瘦身之角度,当然还牵扯其他一些方面,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免得惹各位老师笑话。本人这个瘦身大法,重点是从大型超市要想生存的角度提出,大型零售要想转型,要想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想成功实现其生存,就要采取这瘦身的路子,就是要做到化整为零,这样才能起到积极地参与市场、参与竞争的目的,从而得到良好的生存状态。
大型零售练好这瘦身大法不难,难得是大型零售的当家人是不是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到应该去的地方,参与到市场的最前沿。
修炼好“瘦身大法”有一点要提醒,那就是其他什么都可以瘦身,但是你的服务一定不能瘦身,不能减量,并且要在以前成功的服务模式基础上做到增加。
具体如何增加服务的含量,这个要求你们的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诱惑顾客的高招。
便利店:转型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根据目前便利店现状,有太多方面需要改变和提升,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问题
在用工荒的今天,没有一家便利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在为这事而焦头烂额。这个问题如果不彻底解决,便利业其他的一切几乎全是空的。
首先要做的是拓展招聘渠道,广纳从业人员,因为只有首先补足定编,才有可能培训提升,才有可能稳定;其次是要进一步扩大上升空间,让员工有个盼头。实际上,便利连锁企业员工的上升空间非常大,优于其他一般企业。
因为这是靠规模取胜的企业,不停地拓店,就需不停地选拔店长,门店到一定的数量,就须增加“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直至总部管理人员。企业在招聘时,就应该规划定向培养,也可以考虑在门店预先有计划地培养副店长、经理助理,既可协助店长、区域经理做好门店规范和管理工作,又可压一下担子使其加快成长,使“人员”向“人才”过渡。
另外,尽可能增加一线员工的薪资补贴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条件的,可以与相关部门、单位(厂矿)等合作,租用闲置厂房解决员工租房、食宿等生活必须问题,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门店形象问题
有些企业为了大量展店,对于部分门店形象的关注、投入、提升反而不够。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一些门店,门头破损、灯光暗淡、设备陈旧,已没有一点“便利”的基本“味道”。
要知道,对于消费者而言,门店形象是品牌形象的第一载体,顾客是通过门店才认识、了解和认知品牌的;也只有通过门店这一载体,才能把品牌、商品和服务有效地推销出去。
所以,便利企业在门店形象上应该舍得投入,对门面特别是门头广告要定时清洁,确保窗明架净,灯光明亮。
商品问题
因为门店位置的不同、消费对象的不同、面积的不同……每一家门店商品结构要求是不同的。
在大部分便利店暂时拿不到相关部门和一些企业控制的服务项目,内资便利还在为距离控制批不出烟证叫屈时,外资便利没有烟但照样比有烟的大部分内资门店经营得更好,究其原因除硬件、人员等因素外,商品的差异性是主要原因,也就是人家有吸引人的特色商品。
外资便利一进入,并不是像内资便利一样急吼吼地展店,他们一边拓店,一边就花大力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甚至建立商品生产基地优于先于展店。比如,他们用于吸引年轻白领的“便当”,试问内资的有哪一家能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