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30 08:41 来源:网络资源
集市:KPI指标是创新
三家“小淘宝”公司的总裁中,执掌淘宝商城的张勇是淡定中带着点职业化的威严,一淘的吴咏铭是典型的工程师风格,而淘宝网的当家人姜鹏永远笑容可掬、憨厚中透着乐观。
拆分后的淘宝网,手里的业务只剩下了C2C的集市,因此多被外人解读为三大板块中业务相对过时、前景最为暗淡的一个。但姜鹏“不怎么发愁”。“阿里集团整个C2C的电子商务业务,其用户信用的体系、交易的体系、类目的体系,都留在了淘宝集市。”用曾鸣的话说,“最核心的东西都在淘宝”。
“集团对我有两个任务,一是做好集市,二是做服务共享平台。”姜鹏告诉财新记者,集团对淘宝网的KPI考核,不是业绩,而是创新。
去年上半年,淘宝推出团购产品“聚划算”,从贩卖淘宝上的网货到逐步推进线下的本地化服务,依靠淘宝平台的巨大人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占得中国团购网从交易额到用户数的绝对第一,与第二名之间的巨大差距,足令后来者望尘莫及。
曾鸣暗示,到2011年年底,淘宝网至少要再拿出两到三个“创新质量不低于聚划算”的新产品。姜鹏透露,很快他们会基于现有的二手货平台,推出一款全新的二手市场产品。
淘宝是创新产品最好的试验田,因为其积聚八年的巨大用户基数和流量,对新产品有“点石成金”的奇效——这也是最羡煞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有业内人士预测,二手市场产品一旦推出,将令国内一批主营二手集市的网站如58同城和赶集网马上面临生存威胁。
姜鹏的第二个任务是探索淘宝的SNS化(社会性网络服务)。他向财新记者格外强调,这项任务不是单独新建一个SNS社区产品,而是“SNS化”——通过关系来强化在站内对于购物经验的分享。
“每个人都需要花时间来找适合你的‘宝贝’,朋友间的分享会大大降低你的寻找成本, 也能快速拓展你在淘宝上玩的东西。”姜鹏很乐观地认为,淘宝也可以做成SNS平台,并且能够产生很强的化学作用。
此外,淘宝集市与另外两家拆分出去的子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同,也是姜鹏要考虑的事。他坦言,三家公司在独立之初,资源打架或浪费的现象不可避免,未来淘宝商城还会有相当长时间内从设立于淘宝网的各个入口获得流量分流,此外,淘宝集市对于一些成熟的“C卖家”转移到商城的举动,也只能听之任之。
姜鹏表示,一些需要打品牌的卖家会申请进驻商城,但一些希望走量的经销商并不会因此放弃集市里的皇冠店铺。同一商家在集市和商城的店铺之间,没有直接的连通渠道,相对隔绝,完全可以做到按商城和集市不同的游戏规则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购物需求。
拆分对淘宝的业绩增长影响不大。被划入淘宝的聚划算,今年的交易额目标将是100亿元。此外,从卖家的增长来看,2011年上半年,卖家增长同比增幅是130%左右。值得关注的点,还包括淘宝近两年内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拓展——那里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零售业,大多数淘宝上销售的商品是在当地线下的零售市场里看不到、也买不着的。
“我敢断言,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传统零售大卖场肯定没有太多机会了。”曾鸣对财新记者说,未来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零售业将直接面临与淘宝的正面竞争,而且就目前的发展速度对比来看,淘宝在这些市场的渗透速度并不比线下传统零售的扩张速度慢。特别是“淘宝代购”的兴起,将进一步提升淘宝的竞争力。
一淘:公共信息平台的挑战
吴泳铭面对拆分的态度很平静。他告诉财新记者,独立后的一淘网,一是以“一淘”为品牌,打造面向全网消费者的覆盖PC端与无线端的一站式网购入口,其次是面对商户的淘宝营销体系(淘宝联盟),会在一淘平台下全面开放。
从技术上讲,阿里巴巴经过几年暗自摸索积累了庞大的人才基础,已经成为业内公认国内拥有最强搜索技术的电子商务公司。目前一淘面向全网的产品信息抓取还覆盖了淘宝之外的2000多家购物网站和600多家团购网站。
从技术部门收集的用户体验信息来看,使用一淘的消费者,对于标类和有品牌的产品更感兴趣,更倾向于进行针对不同电商站点的价格、用户点评等信息的比较。一淘针对标类产品,也会在产品页面中提供相对于非标类产品更为详细的比较、点评、以及资讯信息。
此外,一淘还在尝试利用支付宝账号,实现一站式的购买和交易服务。目前通过账户打通的商家已有100多家。但是“源于淘宝”这一背景让一淘始终很难让外界相信,其搜索机制和信息推荐机制中没有通过技术手段给予淘宝以隐形的倾斜或利益输送。因此,下一步对一淘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树立一个“面向全网”的、公正客观的、信息分享平台的外部形象。
当被问及如何定义“公正客观”,吴泳铭给出的回应是——“没法定义”。十八罗汉之一的吴泳铭是典型的技术领导,他很少主动做延展解释,更少使用形容词:“我们独立出来做搜索,就是为了保证搜索公正性。”相比之下,曾鸣的说法很极端。他告诉财新记者,现在集团内部对一淘的KPI考核,甚至已经到了“要看淘宝在其信息服务中所占的权重是不是足够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