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敌电商 传统零售商光棍节促销有些冷清(4)

时间:2012-11-13 13:12  来源:网络资源

  各界热议:网购消费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博斯(Booz)公司大中华区主席谢祖墀:无论从质或量的维度来看,目前中国消费者的网购行为已经根本改变了中国零售业的格局,并且不可逆转,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虽然网购市场占据的份额目前只有4.4%,但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模式,它所能够提供的优势已经被消费者广为接受,形成了与线下并行的两种消费习惯。

  麦肯锡全球董事陈有钢:中国的网购在总体零售中的比率在2011年已经基本与美国持平(4.2%比4.6%),而增长速度在60%-70%,是美国的四倍(美国2011年的电子商务增幅为16%)。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在销售额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购市场。

  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当很多人反反复复和我啰嗦买衣服要线下用户体验的时候,天猫双十一半数交易量来自服装服饰,交易额靠前的商户和品牌,基本都是服装服饰品牌的时候,都是狠狠地给这个观点打了一巴掌,消费者转移线上,传统商业地产模式,还可以玩几年?

  家居媒体人沙旭芳:才一天的时间,仿佛世界都变了,国民的消费力啥时候这么强大了。天猫过百亿,顾家过5000万,林氏4000万,上线二十几天的嘉宜美也破了两百万。这到底为什么?

  中金在线评论: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正式启动。激增的流量瞬间让天猫险些陷入瘫痪状态。随后,支付宝出现短时间内无法付款,多家品牌商系统崩溃,旺旺客户接连被爆,双十一是灾星,还是福星?
  (每日商报 记者 陈贲 张蓉蓉 见习记者 韦佳 邵敏宸 摄影 杜国平 詹逾)

  电商激战“双11”:谁的盛宴

  对于昨日由天猫开启的“双11”电商大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前日接受央视采访时称,此次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新的营销模式大战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大战,要让所有制造业贸易商们知道,形势变了。

  而《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认为,“尽管这种销量的猛涨是以透支以后的购买力为代价,但为了有可能促成以后的购买,大家还是会做。”他认为,这其实是各家电商平台综合实力的展示,也是一次营销机会。吴伯凡还评价,天猫昨日取得骄人业绩,证明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他说,平台越大,在运营、承载、物流控制能力等方面就越有优势,综合实力就越强。

  互联网评论人士、5G咨询创始人洪波称,“双11”确实达到了让更多用户关注电子商务,关注网购的效果,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有好处,也对整个商业业态产生影响。但洪波认为,这种好处更像壮阳药的效果,只带来一时之快,并不足以转化成电子商务自身能力的提升手段。

  洪波提议,电商平台一方面要有挖掘用户数据的意识,另一点,运营一个波峰很容易,但不要对运营波峰形成依赖。洪波认为,一个稳健的商业模式一定不是依赖某些活动,而是日常稳健的运营。“因为,电子商务企业相对线下的最大优势是运用数据分析更了解消费者。”

  当谈及电商惊人销量对传统零售行业的冲击,吴伯凡直言,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造成的冲击大家早已看到,并不是因为“光棍节”这天才冲击到的。

  洪波还说,大促令电商销售额在短期内增加,也通过企业营销展示令整个电商市场变大。这也说明,电商企业争相在“双11”搞促销的竞争,不仅透支了一部分未来的网购销售,也抢食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传统零售行业的销售,让整个电商市场的蛋糕在变大。

  据艾瑞研究院院长曹军波介绍,2001年,中国网络零售是6亿元,2011年达到7666亿,而2012年将达到1.2万亿。2011年,网络购物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占比仅4.2%,今年会超过5%。

  商家尝到甜头却也矛盾

  面对各大电商平台争相举行大促,商家可能是最矛盾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希望通过打折获取更多的用户,一方面又不舍价格这么低,容易流失原价购买的老顾客,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商报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双11”的商家细分为几类,有的是为了冲量,有的是为了获得新用户,有的则是扩大知名度。比如,今年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仓库的男鞋品牌骆驼,今年在备货、客服、发货、物流及营销推广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已刷新销量纪录。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平台之间通过争夺商家资源来争夺用户,此前,阿芙精油创始人孟醒发布微博称,京东商城锁死后台,硬逼着商家恶劣促销,随即声明:“阿芙品牌从京东撤店。”据了解,阿芙是在淘宝上的一个精油品牌,号称年销售额高达四五亿。而按照天猫“双11”的活动规则,如果京东商城将阿芙精油的产品价格修改成五折,阿芙就会在天猫的“双11”被下架。对此,京东商城向商报记者发来官方回复称,“京东商城尊重卖家的选择,后期会通过协商解决此事。”

  不过,在昨日的大促中,的确有不少商家尝到了甜头,而且天猫原创品牌也并不输于传统品牌。记者从天猫了解到,截至昨日下午,天猫原创女装品牌裂帛、茵曼销售额分别超过6000万和5000万,位列该类目前两位,而韩都衣舍及欧莎已分别突破3500万、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