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同店增长放缓影响业绩大幅下滑(4)

时间:2013-03-08 08:04  来源:未知



  4. 行业及公司信息汇编

  4.1. 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

  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调整期,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态势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在外需持续萎靡、内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据全国城市商业信息网络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30个主要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56.89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于全国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7702.82亿元)、上海(7387.32亿元)、广州(5970.00亿元)。社零总额同比增长最快的城市是南昌(18.4%)、长沙(18.0%)、昆明(17.5%)。从市场规模(需注意包含非城区,比如北京包含延庆县)上看北上广为第一梯队,深圳重庆天津为第二梯队,武汉成都苏州南京杭州为第三梯队。(信息来源:中国城市商网)



  
  4.2. 2012年中国大城市购物中心整体空置率上升

  英国《金融时报》引用调查数据称,2012年中国大城市购物中心整体空置率上升,二线城市的平均空置率为10.5%,高于2011年的10.2%;一线城市空置率从2011年的7.9%增加至8.4%。然而,针对商业地产(仅指商铺)的开发投资却源源不断地增加。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已增至9312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1.77倍,且2012年增幅超25%,投资仍有加速增长之势。来自世联地产的数据监测显示,2013年中国七大城市的购物中心计划开业量是2012年的2.9倍,远超零售品牌商开店速度和零售销售额增速。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以及零售企业销售额下降的环境下,连锁零售企业2012年拓展比较谨慎,压缩开店计划,全年开店完成率普遍低于70%。调查发现,租金收入并不是开发商看好商业地产的主导原因。以2013年1月15日在港股挂牌的金轮天地(01232,HK)为例,截至2011年底,金轮天地旗下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仅为7954万元,仅占经营收入的15.2%,不到这些商业物业账面价值的3%。不过,这些物业的账面评估价值在过去3年中有大幅上涨,并为公司带来超过七成的账面收益,使得金轮天地不仅成功上市,还获得8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7.6亿港元。有业内人士呼吁,应当尽早完善针对商业地产的政策,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规范商业地产开发。不过上海中原地产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认为,相比住宅的供不应求,商业地产的市场永远都是过剩的,国家认为商业地产可以由市场自我调整,不需要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调控。(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3. 上海:2012年购物中心保持了实体商业中发展速度领先势头

  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重点监测的近80家购物中心共实现营业收入890.1亿元,同比增长7.4%,保持了实体商业中发展速度领先势头。其中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729.4亿元,餐饮业122.4亿元,服务业38.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81.9%、13.7%、4.3%。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已开业的84家购物中心总营收达478.77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略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其中一、二季营收分别为261.75亿和217.21亿元,同比增长9%和9.4%,表明上海市购物中心正从快速大幅增长向稳步上升转变。据统计,到2012年年末,上海购物中心总数达到近90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保持全国领先;2012年当年新开业的购物中心达10家,与前两年开业规模相当。目前,上海在建的购物中心项目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在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前十强城市中排名第八位,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位。

  细分比较:专业专卖店营收增长贡献最大。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监测,上海市重点监测的近80家购物中心中,各主力店,专业、专卖店已成为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购物中心内各专业、专卖店(不包括电子电器专卖店)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86.5亿元,占营收总额54.7%;百货店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占10%,前者比后者的营收高出近400亿元。

  发展亮点:近郊成为购物中心发展新空间。2012年上海市外环线附近及外环线以外地区的购物中心营收同比增长情况特别喜人。2012年上半年,嘉定区的购物中心营收增长高达289.8%,松江区的增长93.5%,奉贤区的增长36.9%。在上海市重点监测的近80家购物中心中,约两成分布在上海近郊。

  业态趋势:餐饮娱乐业占比将超过百货业。业内普遍认同购物、餐饮、娱乐的建筑面积配比为5∶2∶3,然而,这个比例正被逐渐打破,购物、餐饮、娱乐并驾齐驱的配比并不少见。就上海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而言,目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的比重为6.2∶1.6∶2.2,其中购物比重过大,这一现状与部分购物中心为百货型购物中心有关。餐饮、娱乐企业具有市场培育期短和迅速积聚大量客流的优点,在购物中心的初期招商过程中,餐饮、娱乐往往成为购物中心招商进展较快的两大板块,因此,预期未来上海购物中心的发展过程中,购物比重将呈逐渐下行趋势。

  比较电商:电商对购物中心发展影响不大。2010年以来,我国电商业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15年末,上海市网络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5%。据业内专家分析,虽然电商已对实体店铺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暂时还无法对购物中心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电商无法触及的体验式消费是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据业内专家介绍,本市未来几年购物中心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单个购物中心的商家品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次,业态多元化成为主流趋势。消第三,引入优质零售品牌将是避免电商冲击实体零售店的重要手段。第四,快时尚品牌空间巨大,将成为引领购物中心发展的重要品类。(信息来源:上海商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