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27 14:13 来源:网络资源
经济拉动减弱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销售的放缓是去年零售业下行态势的延续和放大,也早在业界此前的预期之内。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无论是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速都出现放缓态势。而早在3月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2年会上,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博士在披露今年1至2月零售业销售数据下滑较快时就预言,一季度整体销售将更难看。
首要问题或在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同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表现出放缓的态势。“零售业是经济环境的终极表现”,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2012联商网大会上提出,“今年GDP增速确定为7.5%,低于过去十年增速的8%,今年缺乏一个消费形势好的收入增长预期;进出口方面不确定性依然非常严重,出口受到严峻挑战。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9.3%,未达到今年进出口增速保持在10%的目标,创下过去十几年当中首次的新低。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将导致出口下降更大。”
在赵萍看来,宏观大环境对零售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影响下,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物价高企导致消费者用于食品类的消费费用增多,挤压了服饰、时尚类消费空间。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导致消费心理预期下降,购买冲动降低。
而在宏观政策层面,赵萍说:“当前房价远未回到合理水平,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是二三季度,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会出现太大的政策变化,由此和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也会受到影响。目前,刺激消费政策尤其是家电换新政策已经到期,后期的政策还没有出台,而出台具体的某一个行业的消费支撑政策难度很大。可以预计,今年政策对零售业的拉动力不会比上年更好。”
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也在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年会上预言,“今年消费还是会往下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的下降,政府拉动的项目总量减少,请客送礼等公务消费和由此带来的个人消费都会相应减少,这部分会影响到在商业面和消费面上的表现。”
按消费形态分,具体增速下滑的品类上也都有细化的特殊原因。对于一季度食品、日用品、帽类、服装等增速放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永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比较慢,而今年各类食品、日用品价格上涨较快也造成一定影响。
王耀也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食品销售增速下滑明显,一定程度上在于我国食品消费价格由于去年CPI高涨一直保持在较高位置,而国内接二连三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也对消费者的购买形成心理障碍。
而家用电器也成为消费下滑的重灾区,在于刺激政策未发的需求抑制。这其中的政策影响就包括刺激政策到期的“以旧换新”和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影响楼市的成交量,间而影响家电消费。“商务部早透露今年将出台家电消费的刺激接续政策,因此家电消费也陷入观望。”赵萍说。
张永军分析,楼市销售下滑幅度较大,购房减少之后,相关的装修市场,百货行业的家电、窗帘、床上用品等市场都受到影响。同时,一些城市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也因为限号摇号、油价上涨等因素出现销售下滑。对于珠宝、金银类首饰而言,去年处于销售快速增长趋势,今年销量明显不如去年,出现回落则主要是受到黄金价格的影响。
“但是,逐渐加剧的同行业竞争也不容忽视。”零售业专家赖阳则指出,除消费者信心下降、财富效应缩水影响消费预期、涨价潮抑制终端需求外,国内零售企业快速扩张带来的同行竞争异常激烈,人力和租金成本提升吞噬利润等因素也在摊薄市场蛋糕,成为零售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