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平价商店确立“万人一店”的建设目标(2)

时间:2011-09-28 11:00  来源:网络资源

  相关链接

  平价商店试点情况相关链接

  为扩大平价商店覆盖面,目前省物价局正积极开展各种试点。如,惠州平价商店综合试点、广州荔湾区平价商店进社区试点、茂名平价商店进乡镇试点,以及建立13个平价商店建设示范县,力争让平价商店尽快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走到百姓身边,让更多的群众受惠。

  荔湾区平价商店深入社区。荔湾区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具有农副产品消费量较大,以及交通相对便利、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和社区成熟完善的特点。荔湾区紧紧围绕“社区”这一切入点,利用现有的商业网点,充分调动辖区内连锁超市的力量,按照统一管理、自愿参与的原则,将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辐射能力强的社会超市改造提升为平价商店或在店内设立农副产品平价专营区,通过契约的形式做到产品直供直销,降低农副产品零售价格。在区内家乐福、华润万家、好又多、太佳、胜佳和兴安等20多间大中小型连锁超市打造成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或平价粮油专营区。同时,以供销社作为主要依托,高标准、高要求打造“小鲜驿站”连锁平价商店。目前全区已建设46家平价商店,基本形成了覆盖街道、辐射社区的良好格局。

  为了有效发挥平价商店为低收入群体的服务功能,荔湾区还将慈善超市与“小鲜驿站”平价商店有机结合,对全区5000多户共1.2万人的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按救助标准发放超市购物充值卡,并予以购物折扣,丰富了实物助品种和购物网点,为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了更便利的基本生活保障。

  茂名市平价商店覆盖城乡。茂名市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网络遍布城乡、农产品经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初步形成以供销社系统为主,以其他大型超市为辅,以市肉联厂和个体工商户平价肉档、粮食零售网点和军粮供应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门店为补充的多元化建设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平价商店107家,其中,市区18家,县级城区25家,乡镇64家,市、县、镇占比分别为17%、23%和60%,覆盖了茂名市区13条主要街道和2个集贸市场、6个县(市、区)城区主要地段和49个乡镇镇墟区域。

  平价商店主要采用5种模式,分别是“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综合型企业集团自产自销”模式、“食品企业集团自购自销”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模式、“粮店+大米产商”模式。经营品种从粮油肉禽蛋菜等农副产品扩大到纸巾、牙膏等18种日用品。茂名特别注重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区域等低收入群众集中的区域和乡镇地区建设平价商店,平价商店乡镇覆盖率近60%,把平价商店开到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群众家门口。

  平价商店管理情况

  平价商店的经营目录。平价商店经营的平价商品主要是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具体类别和品种实行目录管理。今年4月,省物价局制定并公布了家常农副产品的第一批目录,包括粮、油、肉、禽、蛋、菜等6大类共40个品种,其中蔬菜有29个品种。这40个品种主要是根据日常消费量和居民消费习惯进行筛选,经社会公示、广泛采纳各方建议,并充分听取了平价商店经营者的意见。为体现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平价商店的平价商品类别由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筛选。但为了避免平价商品数量过少,省物价局对农副产品的经营比例予以明确。如,同时经营目录所列6大类农副产品的,其具体品种不得少于各类农副产品品种总数的60%且蔬菜不得少于10种。

  平价商店的优惠政策。为扶持平价商店建设,省物价局、住建厅、国税局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扶持优惠政策,主要是“三一补”。一是优先保障经营场所。保障性住房要把平价商店作为其配套设施予以预留。二是享有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印花税。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规定依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三是享有水电优惠政策。平价商店用电价格统一执行非普工业电价,这一电价比原商业电价标准每度降低了9分钱。用水价格执行居民用水价,如广州市每立方米可节省1.39元。平价专区按照占总面积的比例执行,顺德算了一笔帐,平均每家超市每月可节省水电费用5000元以上。四是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租金、建设启动资金给予适当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市制定。

  平价商店的准入条件。只要企业自愿参与,愿意承担稳价安民的责任义务,都可以申请挂牌平价商店。申请企业符合的条件,首先是必须签订了产销对接合同或协议。平价商店平价的“秘密”,主要是通过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因此,这是必备的条件。其次,企业要履行责任义务。即,在平时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水平销售大众农副产品,并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按照与政府的协议承担稳价惠民的义务。第三,平价商店要以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第四,经营的各种农副产品符合国家和省质量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