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5-24 08:03 来源:网络资源
相比于网络购物的势头高涨、春光正好,传统百货业却感到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关门潮”、“零利率”的消息时有传来。
在网购冲击下,百货商场会成为传言中“消失的业态”吗?
百货商场成了“试衣间”?
周末,走进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字号商场的北京百货大楼。扑面而来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粉色主题的母亲节购物宣传,浏览商品的人看起来也不少。
“人多有什么用,跟前两年相比,差远了。生意是越来越难做,成本却越涨越高了。”热情推销自家商品的时尚女装店主王蓉,在得知我们来意后,显得有些黯然。“好些顾客试完衣服,看着挺满意的,就是不买,问了价记了号就走。”由于自家经营的女装在网上都有代购,店里卖的衣服在淘宝等网店上能打到7折,这几年来,王蓉流失了不少顾客。
除了顾客的流失,更加困扰王蓉的是成本的节节攀升。“除了收入,什么都在涨。拿店租来说,两年前的店租还是4300,现在已经涨到6000了。”王蓉介绍说,店里通过批发市场进来的衣服,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上涨,但考虑到网购的冲击因素,不得不压价卖。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受访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2282.7亿元,同比增长仅8.92%,与2011年以前平均16.5%的增长率相比下滑明显。
面对低迷的业绩,屡有百货集团关闭门店的消息传出。去年,作为台湾老牌百货连锁的太平洋百货,关闭了北京和上海的3家门店;曾是地标性百货公司的上海第一百货淮海店也于去年3月停止营业;今年2月,广百百货正式宣布关闭成都店。虽然这几年来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传统百货商场的日子,却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