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07 08:06 来源:网络资源
厂商与店铺
不仅是厂商的渠道,还是厂商的眼睛
口述/上海棋盘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宏
在过去制造业主导的时代,品牌商通过广告吸引消费者到来,店铺扮演着产品展示促销的角色,是制造业的延伸,这是请消费者注意的时代。现在是请“注意”消费者的时代。店铺不仅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是品牌厂商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引导着研发和生产。
以相宜本草为例,其起家产品为面膜。相宜本草成立之前,在家乐福等卖场拥有店面,客流量很大。于是创始人琢磨什么东西最适合卖给这里的人,考虑到上海女人既爱面子又爱实惠的消费心理,产品最终定在家里使用、植物护肤、性价比好的“面膜”上。相宜本草成长过程中,一直牢牢把控着终端,即便在四线城市的加盟店,加盟商的主要职责仅是提供资金、店面等,销售人员归属于相宜本草。
来伊份成立之初,是一家炒货店。在春节期间,瓜子等炒货卖得很好,但在夏天瓜子等销路不好。于是来伊份创始人分析吃瓜子的客户夏天吃什么,最后转而售卖蜜饯等产品。来伊份创始人的主要工作是,到世界各地品尝小吃,采购小吃,然后由代工厂生产出同样口味的小吃,发往各门店销售,对于不受欢迎的产品则快速迭代。
(来源:创业家 记者:叶静)
街边小店与大综合体
街边小店被干掉,生活综合体横行
口述/天图资本高级合伙人 王岑
店铺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生活综合体——像万达,吃喝玩乐一条龙。大大小小的生活综合体会贯穿一到四线城市,未来10年甚至可以到镇里。这是中国和发达国家要拉近的距离。
在发达国家,城镇区别不大。沃尔玛、家乐福,纽约有,阿拉斯加某个小镇也有,大大小小的生活综合体会贯穿每个城镇。万达最近两年冲得这么猛,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个不可阻挡的趋势。生活综合体需要大量资金,有规模效应,可以忍受短期亏钱,可以培育商圈。
不要说城市白领,一般的农民都有辆小车。他们周末可以拉上一家人,开车进城,可以在当地比较大的生活综合体里吃、喝、逛、看电影……消磨一天时间。你不能说我开车在这吃饭,再开10公里去别的地方看电影。
未来小的街边店基本会被干掉,尤其是北方城市,逛街人流大都被生活综合体虹吸过去。现在不仅商业地产商在做生活综合体,大的品牌商也在准备自建或联合兴建生活综合体。
生活综合体的优势是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劣势是逼着上游品牌商激烈竞争。生活综合体总成本较高,店铺面积如何合理利用,也极大考验品牌商的功力。
短期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O2O)不会对生活综合体有太大影响。在网上对着电脑下单,和你在阳光下喝咖啡、吃饭、与孩子们一起看场电影,是两码事。
未来开店一定要跟着生活综合体走,同时要线上线下结合。淘宝商城也是个大综合体,什么都有,未来线上会出现更多的淘宝。淘宝会不会在线下建几十个大综合体?这不是不能探讨。未来淘宝如果进军线下,一定要售卖高毛利、差异化的东西,要不支持不了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