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21 08:39 来源:网络资源
零售业态的升级转变,其本质在于新的零售业态比旧的零售业态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购物体验。如果网上超市的运营成本一直高于传统大卖场,这就决定,网上超市只能是传统大卖场的补充,而没有可能淘汰传统大卖场。
家乐福这类大型超市是最主流的零售业态,电子商务是最引人注目的商业形态。很多人想过把超市搬到网上,用网上超市代替传统大型超市,人们通过网上超市几乎满足所有购物需求。网购的主力商品由图书、电器、服装扩展到方便面、大米、洗发水这类最常见的日常商品。如此,网络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才可能超过一半,电子商务才真正颠覆了整个零售行业。
绝路?
或许网上超市本来就是一条绝路,不然曾经这么多的网上超市,为什么这么难出现真正成功的案例。
2001年7月,投资额达到12亿美金的Webvan关门大吉,这家美国的网上超市试图代替沃尔玛,但最终Webvan的明星高管们无法在运营成本和顾客体验上找到平衡。
中国的创业者们总是习惯最快速的模仿海外的互联网同行,迅速本地化后到海外上市。2000年,北京的e国网推出了“e国一小时” 承诺在网上订单发出1小时内免费送货到用户指定地点。E国网这家曾经较有影响力的网上超市,在12年前就推出了京东、当当们现在都不敢尝试的服务。之后几年,e国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07年e国创始人张永青接受访问时总结说e国有一些创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但也就如此而已。
E国网上超市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后进者成为先烈,成立于2006年的懒家伙网上超市在北京地铁的广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终选择了关门停业。世界500强金光集团投资的“大货栈”高调进入网上超市行业,结果不到两年就选择放弃退出。后玛特网上超市、尚帝网上超市、美廉美网上超市、网来客网上超市、联通万家网上超市、悠购网等网上超市,不管是传统零售企业、互联网基因公司、草根创业者所创办的网上超市都很难有成功案例。
一号店网上超市或者能称得上最成功的网上超市,这家由戴尔、亚马逊的全球副总裁于刚在2008年创办的网上超市2011年销售额超过了27亿元。但一号店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先是被平安收购80%的股份,然后引入沃尔玛成为战略投资者,于刚等创始团队早已丧失了一号店的控股权。目前一号店虽然得到平安等大宗采购支持,但他还处于投入亏损阶段。而且现在的一号店似乎更像京东这类网上商城,传统超市销售最好的方便面、可乐、大米等商品在一号店的销售占比远低于传统大卖场。或许,一号店已经不把方便面等低毛利商品当成主推商品,已经放弃和传统大卖场直接竞争了。
网上超市的主要困难是低毛利和高运营成本的矛盾,传统大卖场销售占比最大的方便面、可乐、大米等快消商品前台销售毛利平均低于8%,越是敏感商品,毛利越低。传统大卖场的盈利点在于高销售额和长尾商品。而网上超市以客单价100元估算,仅每单配送成本和包装填充成本就达到了10-15元。在不包含仓库、供应链、推广、后台、运营等成本的情况下,网上超市的配送包装成本就高于传统超市的前台销售毛利,这就决定了网上超市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零售业态的升级转变,其本质在于新的零售业态比旧的零售业态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购物体验。如果网上超市的运营成本一直高于传统大卖场,这就决定,网上超市只能是传统大卖场的补充,而没有可能淘汰传统大卖场。
出路?
全面代替传统大卖场的网上超市不可行,或者在某些垂直领域或特定人群中能找到网上超市的出路。
首先可以考虑针对特定人群,比如有的网上超市只针对大学城,主营餐饮、超市快消、日常百货、文体、数码等商品。“时时送”就是这样一家大学城网上超市,时时送的第一个特点是在某些高校已经实现盈利,甚至某些高校每天订单量达到千单。第二个特点是在高校有实体门店,门店紧密配合线上业务。也许时时送能达到盈亏平衡的原因就是只针对大学城市场,供应链比较简单,配送成本较低且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