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29 08:07 来源:网络资源
精准营销,实质是精准的发现,精准的到达,精准的影响。品类的管理和精准的营销,在战略和战术的层面是互相补充的。品类管理的层级高于精准营销的框架,精准营销为品类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
零售业有三个关健词是不能忘的,永远做到匹配。就是说产品、场所和客户,你在什么场所卖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客户是息息相关的。反过来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在什么样的场所,买什么样的东西给他自己,这就是一个需要零售商应变的两面。
在品类管理和单品管理这个领域,日本和美国在一些零售的理念和创新上比较超前,商品的配置是我引用的日本专家的提出的词,意思就是说,不管这个店开在哪里,如果面对什么样的客户群就应该在这个店里面放什么样的商品。
前几天我看《谍中谍4》的时候,发现俄罗斯导弹的密码终止爆炸的时候,一晃发现他的电脑是外星人。电脑非常贵,相当少的型号低于一万块钱,那是DELL的一个子品,这个商品就是电脑当中的高端,就是从价位的角度看,主要针对游戏和安全性较高的工作。
那么这样的一些商品是不是摆在所有的宏图三胞店呢?在很多相同的大品类下面,很多的子品类答案就不一定了,所以在思考商品配置的时候,深深反映了我们对消费者购买习惯的理解。消费者到底买什么东西,到一般的百货商店买什么东西,到专业的一条街买什么东西,我想都是很有差别的,这需要我们仔细概括。
标超的品类杀手
陈静阳(上海家得利超市总裁)
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标超的转型和探索,印象深刻的一个就是品类独立对标超的影响。
欧洲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有一个词叫品类杀手,回头看,现在街面上有独立出来做蔬菜水果的专业店面。诸如来伊份,有三个类似的小店,并排着开的,把休闲小吃更专业化地从超市里面拎出来独立经营。
有很多的品类专家把某个品类从超市里面独立出去,做了品类专营店,其中最强的就是屈臣氏,把个人护理的产品从超市拎出来做得非常强大;还有母婴产品,比如丽婴房,这就是对现在业绩造成的一个冲击,还有我们看到很多的烟酒专卖店,未来还有只卖冷藏食品专卖店,还有肉品专卖店,很多卖肉的单独开店了。
在品类方面并没有我们做标超的品类买手专业,但是仍然有那么多人把品类独立出来做专业化了,为什么他们做成功了?因为超市是多种品类经营的,超市把品类的这个概念忽略了,我们没有做精细,而精细这两个字被品类杀手做到位了。
所以我也在思考,能否在标超里面搞一个像来伊份一样的专区,专门做休闲食品,是不是在店里面把肉跟外面的专营店一样做?包括考核模式,以及视觉是否都是独立?还有个人护理中心,之前我在华润做过一个,把护理产品集中起来卖,集中专区专门的标识。
最近上海有一个合作,不一定要比屈臣氏强,但是比别人更专业,为了这项服务,我专门培训了专业的导购员。
另外,有很多的烟酒类也可以做专区,也可以把酒酿弄到超市里面,有很多的品类专区,可以在标超里面实现,也可以专业化。
其实在我的超市,现在已经有很多店有独立的门店,是不是把门面弄出来抢品类的市场份额?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是联营做还是自营做。特别是肉类,完全可以当作品类杀手,但是在自营和联营的问题上,一旦把握不好,将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