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转思路,有出路

时间:2012-02-22 08:26  来源:网络资源

  去年,曾拥有30家连锁门店的民营书店“光合作用”歇业,实体书店“走向夕阳”的论调风传一时。是书店已经过剩,还是它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情况也许没有那么悲观。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拥有书店7298家,东京拥有书店4715家;北京拥有的书店数量是全国最多的,也只有1800家。

  不少实体书店店主相信,书店数量还有增长空间,一些在市场中经受住考验的特色书店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1年初,海淀图书城西北角一家家谱传记书店不声不响地开张。一年下来,业务量竟达到500余万元,盈利约10%。

  与此同时,我国首家会员制女性书店雨枫书馆、单向街图书馆、社区书店读易洞、墨盒子绘本馆等特色书店,也正在成为所在地区的文化地标,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带着思考,记者走访了这几家实体书店。

  坚持特色 打造核心竞争力

  墨盒子绘本书馆是中国第一家本土绘本书店。走进书店,《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少年与果子狸》等各国的儿童故事绘本摆放精心,书店俨然一个童话世界。

  三年的艰苦经营,书店到2011年已有盈余。谈及经验,墨盒子绘本书馆创始人张弘说:“我认为开书店,特色是最需要坚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全、最优质的绘本图书。”

  在张弘看来,光合作用的倒闭并非是“网络”挤压所致,“光合作用做到后来,让人感到像个杂货铺,他们在快速扩张中迷失了自己开始的目标”。

  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始人许知远在开业之初就定位明确,“我们的书店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以书店为主体,以沙龙为主导,把单纯的买书卖书变成思想交流的平台,这就是我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