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2-13 08:18 来源:网络资源
民营零售优势开始显现
胡春才表示,他看好区域性民营零售龙头企业。他认为即便在外资零售巨头的围剿下,这些企业凭借自己的特有优势仍然会快速发展,他们在市场上的份额不仅不会萎缩,甚至有可能有较明显的上升。如果他们扬长避短,反超外资将指日可待。他表示,之所以下此定论是因为外资超市企业在品牌、管理、机制、资本4个方面享受的“红利”正在逐渐丧失,相反民营零售的优势开始凸显。
胡春才谈到,在过去的15年中外资零售企业充分享受到了这4种红利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在品牌红利方面,外资零售过去总是特别受到国内商业地产的青睐,为延请入驻,后者给予他们的优惠条件远远高于内资企业;但是最近这一两年,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对外企的盲目崇拜似乎已经淡化了许多,这也就意味着外企的品牌红利差不多要透支完了。
第二是管理红利。像家乐福在科学化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树立了典范;但15年来,伴随着无数人才由外企流向内资企业,外资卖场依托管理红利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已经被内资企业逐渐地分享和稀释了。
第三是机制红利。过去,相对于内资企业,外资零售的员工待遇要高很多,而且外资零售在帮助员工成长方面非常舍得投入,这样使得外企能够不断地吸收业内的顶尖人才;然而现在,外资零售显现出在机制方面的短板,因为高管在外企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像沃尔玛和家乐福都曾借故大幅裁减中高层。
第四是资本红利。由于外企大多是在国外的上市公司,可以很方便地融资;然而,这几年伴随苏宁、国美、物美、步步高、人人乐、永辉、宁波三江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的上市,内资企业也可以很顺利地获得资本的支撑了,而且融资规模丝毫不逊色。“随着外资零售在品牌红利、管理红利、机制红利、资本红利等4个方面的逐渐走低,而内资企业,特别是那些区域型的龙头零售企业在这4个方面与外企的差距快速地缩小,一切将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胡春才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作为品牌红利、管理红利和资本红利,内资要超越外企的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在这3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接近外企,这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与此同时,内资企业,特别是那些民营企业,一旦他们发现可以更好地培育自己的机制红利,并将这种红利发挥到极致状态的时候,民营的区域零售企业在业内的角色地位就决然不一样了。
虽然如此,但丁利国仍然不忘给本土零售企业提出忠告,称不可盲目乐观。他说:“假如沃尔玛们继续密集开店,数量达到足够规模,并搭建起高效快捷的全国性物流配送体系,其竞争力将非常可怕。”另外,就快时尚消费品零售行业看,外资发展速度也超过20%,而本土的则相对逊色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