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30 08:07 来源:网络资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监测发现,在年初被国家发改委处罚后,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价格欺诈的负面信息一度减少,但不久之后又故态复萌,价格欺诈的负面信息呈现增多趋势。比如5月8日《重庆晨报》报道,在重庆市家乐福袁家岗店,一位消费者拿了一瓶标价46.80元的洗衣液,结账时变成了51.80元。店方声称是因为“价格标签”缺失所致。7月6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沃尔玛知春路分店29元的固定电话座机,结账时多出10元钱;沃尔玛建国路分店8.5元的蛋糕,结账时多出1.2元。《报告》显示,超市的价格欺诈主要有七大套路:两套价格、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标价、虚构原价、模糊赠售、不履行价格承诺等。其中前两种情况比较突出,消费者反映强烈,“低价招引,高价结算”所引发的投诉占到80%左右。
虚假促销现象泛滥
虚假促销是本次调查所发现的另一大问题。如消费者到超市选购商品,却遇到经营者未按广告上标注的打折价格出售商品,或根本没有广告中的商品;更甚者货架上悬挂的促销优惠广告牌的价格 ,却低于货架上商品标签广告牌的价格,这些都是虚假促销行为。而促销活动承诺不兑现、赠品不提供更是常见。《报告》显示,收集到的有关超市虚假促销的信息中,沃尔玛以899条的信息量位列榜首,占总数的72.68%,其中负面信息807条;其次则是家乐福,收集到的信息有311条,其中负面信息171条;排在第三位的是乐购,各类信息共249条,负面信息86条。
食品安全问题不少
大超市向以品牌、安全、价廉的优势作为自己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但《报告》显示,在监测期间,有关超市食品安全的信息共有7514条,其中负面的达到5568条。
在涉及家乐福的2566条信息中,负面信息达到923条,正面信息为212条,其余为中性信息;而涉及沃尔玛的3913条信息中,负面信息达2508条,正面信息仅184条;其他如乐购,911条信息中负面的达180条,正面也为180条;大润发超市的527条信息中,负面的为149条,正面仅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