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卖书 家电巨头为何跨界上网开书店?(2)

时间:2011-11-03 08:52  来源:网络资源

  尽管李学谦对苏宁网上“零价售书”的行为并不了解,但他对网络书店的价格战非常反感。“京东的4折只维持了十来天,但对我们的伤害却很大。我们和京东的争论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工商部门还在查。”电话里,李学谦似乎有些无奈。

  由于各家网络书店眼下多是采取买书送券的形式,与京东当时直接打4折并不相同,因此无法将其简单定义为低价倾销。可以说,这是一个政策盲点。去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制定了一份《图书公平交易规则》,规定出版一年内的新书进入零售市场时,须按图书标定实价销售,网上书店或会员制销售时,最多享受85折优惠。但这只是作为行业规则发布,并非强制执行。

  实体书店如何应对?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显示,我国今年二季度网络图书销售同比增长84.5%。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纷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新华书店在淘宝开店了。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新华书店新街口店了解到,9月8日,该店和凤凰出版集团合作的网上书城在淘宝开始试营业,目前正处于试运转阶段。尽管没有告诉记者具体的销售数据,但该店网购部邓华颇有信心地说,“尽管网络书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书店,但我们没有‘狼来了’的感觉。毕竟二者的消费群体不同。有人喜欢实体书店的氛围和环境,有人则偏好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至于苏宁的‘零元售书’,我觉得只是一种促销手段,短期内可以带来人气,未来的效果还有待证明。”

  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价格战,凤凰国际书城运营总监陈景和倒显得很平和。在和记者交流时,他多次用“这是一件好事”来表示。但在商言商,就不怕竞争对手来分蛋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陈景和笑着说,“为什么我们总想着分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呢?”在他看来,当前图书市场并不成熟,全民阅读的氛围也不浓。不少地方的阅读节都只是开幕式热闹一下,之后就又冷冷清清了。“如果能有更多的企业涉足图书市场,不管怎样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毕竟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图书、来买书。文化普及,图书是一个载体。关注的人多了,蛋糕也就做大了。”

  面对网络书店的冲击,不少实体书城也在尝试着转型。记者从南京先锋书店了解到,文化创意产品就是该店在图书之外的拓展经营。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已经为该店带来了10%的营业收入。而以台湾诚品书店为榜样的凤凰国际书城,也没有简单定位于“卖书”,而是打出了“做文化、做教育、做服务”的旗号。陈景和说,书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以图书为载体进行文化服务。在《乔布斯传》中文版首发式上,书城就请来了该书的首席翻译,与读者现场交流。每位购买该书的读者,还获赠一个袋子,里面有一个苹果和一个关于乔布斯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考虑卖书,那或许也会选择打价格战。”陈景和说,“但我们不仅要卖书,更要做文化。价格战带来的人气只是短期的,要想把‘蛋糕’真正地做大,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