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9 13:11 来源:网络资源
通胀压力下,一些零售类企业确实在运营上下足功夫:扩大直接采购规模,加强现金管理,控制费用,加信息系统与存货管理、提高周转效率……但也有企业“另辟蹊径”,通过提高返点等措施向上游要利润。
盈利靠通胀,这在中国零售业身上正变为现实。
在CPI不断攀升的形势下,2011年上半年零售行业整体实现收入2580.28亿元,同比增长28.02%;利润总额146.8亿,同比增长28.42%;有6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93%。苏宁电器、友谊股份、大商股份继续雄踞营业收入前三强名单,其中大商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31.5%。
分析师表示,CPI和零售业的销售额强正相关。但是,上半年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的同时,近五成零售企业毛利率增幅明显收窄,激烈的竞争、开店成本及人力成本上涨使得零售板块面临巨大压力。
通胀下有人欢喜有人愁
由于国际金价大涨,以黄金珠宝为代表的连锁企业表现突出,飞亚达、东方金钰、老凤祥均有超过100%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金珠宝及名表行业由铺货成本引致的资金密集特性,一些公司在通货膨胀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下为囤货牟利也出现了资金链紧张,东方金钰就是这样。
从中报来看,公司业绩大增的同时,东方金钰的资金链却显得有些脆弱,上半年负债率增至83.21%,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启动了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东方金钰资金紧张是由于存货过高,但是,随着珠宝玉石、黄金饰品价格大幅上涨,在“今天的存货就是明天的利润”的理念下,公司并没有停止囤货的步伐,为了囤货他们竟然借了高利贷。在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项的董事会报告后,9月1日,公司再次发布借款公告称,“由于2011年以来,我国银根紧缩,民间借贷利率上升,经双方协商,提高了延期贷款利率至18%。”
很多百货业由于定位人群较高端(毛利较高),主要顾客对价格不怎么敏感,成本转嫁能力较强,虽然部分企业毛利率也有所下降,但未伤大体,一些百货企业自持的物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租金上涨的压力。
上半年,包括超市、电器连锁在内的专业连锁板块由于受通胀影响,成本费用高企,再加上主要顾客对价格较敏感,成本转嫁能力弱,所以净利润增幅远远小于收入增长幅度。
三剑客:强化供应链管理、控制费用,加快周转
在通胀率不断攀升形势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采购成本控制、以三项费用为中心的费用控制成为超市、家电连锁、百货等企业重点关注对象。
步步高的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抵消了毛利率的下降;永辉超市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72%,大商股份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1.44%。
一些零售企业还加强了供应链的管理,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存货周转,降低财务费用。永辉超市以生鲜直采为特色的经营模式,步步高对供应商分级管理、提高直采比例等都强化了对供应链的管理,降低了采购成本;大商股份今年推行了“零库存、零现金支出、零预付”的原则,提升了存货周转、控制了现金支出,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69.49%,财务费用率减少0.26%至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