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4 08:35 来源:网络资源
北京不少商场也表示,买手制需要有专门的买手;还要有大量的资金,因为会产生库存;基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买手制很难成为潮流。
实际上,当初买手制被取代,就是因为“联营扣点”模式,百货店几乎没有风险。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联营扣点”是一种食利型模式,实际上就意味着零售业自营能力的丧失。在这种模式下,零售业最根本的差异化,也就是商品的差异化,也丧失了。
“由于好的品牌有限,各个百货店都想要,结果就导致同质化严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同质化严重下的竞争,就是打价格战,这让利润率越来越低。
据统计,在美国、欧洲等地区,玛莎百货等采取自营的百货,其综合毛利率能达到40%以上,而在国内,北京等一线城市百货公司的毛利率已下降到20%左右。
当前,一批资金雄厚的国际化外资零售企业都在实行集中采购,有的甚至已经实现全球联采。
行业专家表示,百货行业发展迅猛,商品、品牌资源争夺激烈,自营可以提升商品、品牌的控制度,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自营模式丰富了百货商场的形态和商品种类,可以破解在联营模式下,消费者逛百家如逛一家的苦恼。而且,自营业务的拓展在百货企业招商谈判中还能起到一定的“杠杆效应”,使百货业的利益最大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百货业探索集中采购模式、提高自营商品比例是大势所趋。本土零售企业要想在家门口与国际零售巨头抗衡,甚至寻求全球化发展,就必须跨出这一步。
虽然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意识到自营业务的诸多好处,也开始了自营业务拓展计划,但实际上,当企业准备开展自营业务时,却不知从何下手。不少企业经过初步分析,匆匆选了个项目就开展起来,结果大多运营得不理想,甚至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品牌联营模式长期占据我国百货业态的主流盈利模式,一般比例都占到百货店总销售额的80%以上。因为联营模式的长期存在,百货商店在自营商品的经营能力上已经退化,缺少相应的人才和机制准备。
“尽管从联营模式到自营模式,这条道路很困难,但一定要走。”李国定也表示,英国马莎百货等多数商场都采取自营模式,其综合毛利率能达到40%以上。而在国内,一线城市百货商场的毛利率也仅在20%左右。他认为,回归到自营模式是对百货业现实的一种呼唤。
事实上,目前中国百货行业几大巨头中,比如百联、王府井、银泰、金鹰等已经开始谋求新的自营探索。“对于百联股份而言,我们东方商厦的欧洲精品皮具馆,都是自己总代理、总经销,还有每年举办的法国商品周、意大利商品周,这些节日营销的商品都是百联自己的买手团队到原产地直接采购的,与其他商场的商品形成了差异化。”李国定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自营商品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