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头齐“触网”:雷声和雨点哪个更大?

时间:2011-06-28 08:49  来源:昌大昌

    网络购物已然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沃尔玛在牵手一号店之后,今天将电子商务中国区总部落户上海,其布局电子商务市场策略愈加清晰。而这已是传统零售业巨头的集体行动。

  零售巨头齐“触网”

  今天傍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沃尔玛签署了《在沪发展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备忘录》,沃尔玛将在上海设立沃尔玛电子商务中国区总部,全面负责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同时,沃尔玛将把传统零售业和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引入上海,引进拥有国际化背景和丰富行业经验的电子商务高端人才。此前,仅仅用了30天时间,沃尔玛就与新兴电商零售企业“一号店”达成协议,购入后者的少数股份。

  在外资大佬加速“触网”的同时,国内企业也齐齐谋划网络购物。

  6月中旬,王府井百货发布了将在本月底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的会议文件。文件特别指出,将从今年开始推进电子商务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建设完整网购运营平台的投资将超过1亿元。3~5年后,电子商务在公司业务的占比将大幅提升。

  在上海,百联集团在本月召开的全球百货业高层论坛上宣布,传统零售、商业地产和电子商务将是拉动未来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整合旗下多个电子商务平台之外,其还有意建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体系。

  作为家电零售业的领军企业,苏宁电商业务负责人近期表示,苏宁易购2010年销售实现了盈利。“按照今年前五个月的销售状况来看,上半年突破30亿目标没有悬念”。苏宁易购计划通过10年的时间,在网上再造一个与实体苏宁规模相当的“网上苏宁”。

  据悉,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当中,有超过三成企业已经开办网店。长期视门店扩张为“第一要务”的零售业巨头们,越来越重视网上销售的力量。

  “试水”还是“下海”

  近年来,网购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有望直逼美国,跃居世界第二。

  以上海为例,2010年全市网购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5%,网络使用率和网络购物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今后,上海将继续从多个领域着手加快推动网购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其中包括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开拓网络市场、鼓励中心商业街区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网上商业、促进商品批发环节应用推广网上交易、加快集聚国内外新兴网购企业等。预期到2015年,上海网购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

  然而,和美国相比,中国市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网上渠道企业风头更劲。有分析报告指出,位列美国B2C市场前30名的企业中,有一半是实体连锁企业,同一数据在中国只有2家,国内B2C市场几乎是网上渠道企业的天下。

  在这个言必谈“网”的时代,染指网络购物时间较晚的传统零售商势必已是大势所趋。然而,是谨慎“试水”还是迅猛“下海”,各家还都打着各自的算盘。

  对于百货业大佬而言,电子商务暂时还是“美好的未来”。“下一个阶段,还将以实体店扩张为主。”国内某百货连锁巨头负责人表示,尽管其电商业务取得了400%的增长,但是相对于实体店经营而言,销量和盈利“微乎其微”。据称,涉猎网购的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总和只有30亿左右,不到京东商城销售额的1/3,更不及排名靠前的连锁百强企业的1/10。

  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欠缺也是不少传统零售企业谨慎出击的原因。发展网络购物所需的技术支撑、人才储备、营销理念都与实体经营相去甚远,这对于专长于采购、销售、仓储、物流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讲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相当程度的学习、适应。

  然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下,片刻的犹疑或能导致全盘的被动。之于电子商务,传统零售企业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