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电商主导零售新格局 “供应商”闷声赚钱(3)

时间:2013-03-12 08:19  来源:网络资源

闷声赚钱的“供应商”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部分B2C企业遇到资金吃紧或IPO受阻等困难,整个电商的融资环境跌入寒冬,不少电商企业因而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这与此前几年电商行业的超速发展,以及过度投入,追求规模的不理性运营有关。

相对而言,广东的电商从业者们却少了几分烦恼。在广东,一批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旋律的制造企业迅速成长,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企业。

一 位资深的风投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做B 2C都是亏损,但在平台做生意可以直接赚钱,投入产出比最大,不用像B 2C那样烧钱。”在他看来,这个电商发展 特色和广东人务实的性格有关。“这些卖家都是传统制造业出身,他们看待电子商务就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销售渠道,所以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利用这个渠道。”

这些创业者的成功,与广东传统制造资源集中、专业镇发展成熟的特色分不开。

位 于顺德的盛熙电器(贝尔莱德)创立于2005年,创业时只有四个人,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在过去四年间全网销量从80多万增长至超过2亿。这家专注于 做“挂烫机”的制造企业,最初只是家代工外销的企业,从2008年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完成了从代工企业到品牌电商的转身。

盛熙电器(贝尔莱德)总经理梁永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开始我们是以淘宝平台为基础,到后面做到了其他的平台,包括京东、拍拍、当当、亚马逊、1号 店、苏宁易购,唯品会等。“网络对于我们销售的影响很大,今年在传统渠道方面很多企业是下滑的,我们传统渠道基本保持去年的水平,增长要靠网上。”

梁永健正计划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国外,今年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推广贝尔莱德的品牌。“中国的产品要通过电子商务在海外开辟出市场。海外网络的竞争没有中国这么大,在中国这么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能生存的在海外也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实 体经济不景气,传统贸易优势正在丧失,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触网”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珠三角 中小型制造企业成功“破网”,脱颖而出,如“小熊”、“东菱”、“贝尔莱德”、“SK G”、等一批小家电品牌都一跃成为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

天 猫副总裁王煜磊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地方相比,广东由于上下游生产链优势集中统一,商业氛围强,创业基础好,加上广东网购消费用户群体也比 较多,企业的市场环境很开放活跃,生产线、营销线、物流线都发展得比较完善,过去几年涌现出许多原创品牌企业,广东商家在天猫原创上竞争优势明显。”

腾讯谋求电商独立上市

2012 年5月,腾讯宣布对外公布组织架构重组方案。此次架构重组的一大亮点是,腾讯宣布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专注于电商业务。在一封内部邮件中,腾讯电商控股 公司C E O吴宵光表示,将“依托控股公司的机制通过独立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为集团创造更大价值”。

而早在2011年,腾讯已经开始展露在电子商务方面的“野心”,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投资,包括进行对3C类网站易讯网的控股交易,投资垂直电商好乐买、珂兰钻石,注资F团、高朋等团购网站。

背靠大树好乘凉。腾讯如何借助海量用户,在电商行业上一展拳脚,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新年伊始,吴宵光已经对外透露,今年将把腾讯商城、网购、易迅整合到一个平台,一方面在自营业务上突出优质、低价、快速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开放平台上鼓励优质卖家进驻。“我们将以自营+开放两种模式同时冲刺,以此实现5年2000亿的整体目标。”

而 腾讯电商的重点项目易迅,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已经完成累计订单金额68亿元人民币,订单数量超过1200万,会员数量达到350万。易迅C E O卜 广齐表示,从2012年起,行业竞争已经进入最后决赛阶段,2- 3年内行业格局将基本成型,易迅将迎来最后一波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对更大挑 战,2013年要冲击和挑战150亿-200亿的销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