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快速上涨引发传统零售业关店潮

时间:2013-01-04 08:08  来源:网络资源

  传统零售业快速上涨的租金不仅侵蚀着零售业的利润,而且还使零售业逐渐淘汰物美价廉商品,侵害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利益。同时,高租金正在改变城市商业布局并使商家调整经营策略,一些主要经营中档品牌商品的商家逐渐撤出城市中心区的繁华地带;大商场都在调整经营策略,将利润较高的国际名牌和高端品牌作为经营的主要方向。众多的大型商业企业只服务于少数高端消费者(即消费得起普遍千元以下的消费品的消费者),大量中等收入(月收入在5000元~8000元)及以下的消费群体逐渐地被大型商场与购物中心排除在外。这使大型百货商场与购物中心经营处于千店一面、顾客逐渐减少、商品不打折就少有人买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商业用房的租金持续上涨。据媒体报道,2011年许多城市零售企业反映租金上涨了10%。而据笔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北京有些临街的商业企业铺面租金2012年的涨幅甚至达到了20%~30%,而一些餐饮企业的用房10年内竟涨了四五倍。北京某大型购物中心的店面租金3年内就涨了一倍,一些大型百货商场内的供应商抱怨扣点跟着销售额不断上涨。一些新建的社区,虽然规划建设了配套的社区商业设施,但是因为租金过高(每日3~5元/平方米),铺面房一直闲置,社区小商户均无力承租,由此给小区内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一季度,北京市中心的东方广场一直保持全市最高租金水平,首层租金保持在每月每平方米2600~3500元(约合日租金86.7~116.7元),而2010年三季度,东方广场首层租金只有每月每平方米550~2400元(约合日租金18.3~80元)。即使像北京首都体育馆这样常年举办的、以附近中低收入居民为对象的服装及生活用品展销会的摊位费,也已经上涨到每天1000元(约4~5平方米)左右,商业地产租金上涨之快可见一斑。

  从2012年起,北京多家商超将陆续迎来租约到期时限,有业内人士担心租金的大幅上涨,很可能会引发承租能力较低业态的大规模关闭,首当其冲的是进入中国较早的外资大型超市卖场,太平洋百货的“悲剧”或将在全行业上演……
租金快速上涨侵蚀零售业利润

  2012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居民消费增长也十分有限。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零售业连锁百强的平均销售额增速还不足10%,大型零售业特别是百货业销售额与利润下滑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源自网购的竞争和人员工资上涨,另一方面不断上涨的租金也在侵蚀零售业利润,很多零售商抱怨,不断提高的商业租金与扣点使其增加的收入都被地产商拿走了。

  高租金使零售业逐渐淘汰物美价廉商品,侵害低收入消费者利益

  为应对不断上涨的租金成本,零售商在逐渐淘汰物美价廉的产品。各大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经营策略都在向着精品、国际名牌甚至奢侈品等高端和高价产品作调整。在超市的经营中也有类似情况。近来北京的消费者发现,许多超市经营的牙膏都在10元以上,原来几元一支但止血与清洁效果非常好的洁银牙膏、中华药物牙膏等在大多数超市已不见踪影。义利食品厂生产的大果子面包是北京人的传统食品,经几次提价目前在大多数超市也找不到了。有些传统食品如北京六必居的酱菜不得不在超市中销售,平均十几元一斤的价格也让大多数老北京消费者对其失去了购买兴趣。在药店同类药品商家只卖贵的,一些价格低廉并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因商家获利甚微不愿卖,使生产企业不得不停止生产。在餐饮业方面,一些经营几元一餐的包子、面条和盖饭的小餐馆越来越少。总之,不断上涨的租金正在侵害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它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