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03 08:12 来源:网络资源
“天、地、人”合一
传统零售“触电”须有道
柳宏志:20多年前,国内的传统零售业以百货为主,现在则以专业市场、百货商店、超市和便利店为主。尽管主体变化不大,但以往跑马圈地的模式已经不可取了。要知道,现在的消费主体拥有全新的消费习惯,他们崇尚便捷,对价格特别敏感,这种心理让消费者更多地选择电商。
电商的优势尽显,于是,不管大型传统零售商,还是中小型传统零售商都开始尝试“触电”,把水泥和鼠标结合起来用。然而,“触电”风险极大。一般来说,大型传统零售商不假手于人,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懂得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但也要有心理准备,这个平台的培育可能要花上3—5年的时间。对中小型传统零售商来说,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其他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最好的选择。那么,传统零售商们线下的实体店该怎么办?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些实体店已经不是为了“买卖”而存在,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沟通和互动,成了形象店、旗舰店,或者说,像汽车4S店一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的地方。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到明年,全世界移动用户将会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两三年后,智能手机用户也将超越传统手机用户,移动网络可能是传统零售商的下一片蓝海。
无论如何,传统零售商想要突围,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天、地、人”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眼下电商渗透的是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失为传统零售商的绝佳战场。
翁南道:每个行业,包括传统零售业,和电商融合是正确的做法。
电商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更是一种消费理念上的冲击。以前的消费是怎样的?厂家生产,商城进货、卖货,消费者购物,现在呢?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再生产、销售。传统零售商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思考和变革。
变的是什么?内在链条、消费模式、企业管理等,传统零售商和电商的融合不仅仅是模式的融合,还有内在的系统。而对传统零售商来说,谁抢先融合成功,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做一个网站实在太简单了,难的是怎样从骨子里更改整个系统,在流程、模式、理念上跟上电商的脚步。
IT和互联网行业每天都要瞪大眼,不然明天可能就是终点,现在的传统零售业也是这个味道。
石威:电商是零售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将是传统零售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渠道。传统零售开发电商,线上线下同时发力,这种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以银泰为例,银泰2010年8月上线银泰网,上线初期就实现了月销售额5000万。
对零售企业经营者来说,要将两者完美融合,彼此优势互补,若能合理运用则可互相促进、提升企业自身价值。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自家的网上商城和实体卖场价格要做到步调一致,实在要冲突可以有小小的错位经营;二是线上的电商建议是以架构绝对独立的子公司形象面市,与线下的银泰百货实体店要有相对独立的关系。
城市综合体、地铁商业……
传统零售的下一站在哪?
柳宏志:前不久,杭州提出要建设100个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其中,有30个国际城市综合体、70个特色城市综合体。什么是城市综合体?通俗地说,就是多业态有机组合的经营模式,一般以一种功能为主、多种功能配套,将3-5种业态结合在一起,比如强势品牌、影院、餐饮等。在城市综合体里,零售业态和其他业态相辅相成。不过,这种经营模式并不能说是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只能说是零售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绝大部分传统零售商是不适合城市综合体的,小型零售商根本进不去,大型零售商也只是适度参与。
不管怎样,零售商在经营时必须考虑商业本质,也就是说,用差异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降低客户的综合成本,比如精力、时间、成本等。
石威:城市综合体的优势在于大、全、丰富,如即将开业的湖滨银泰二期,将融合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业态,用全新营销理念、营销模式及体验式的消费带给消费者在虚拟电商里得不到的体验。这是传统零售的一种创新模式。
无论是和电商融合,还是构建城市综合体,我们都要从几个方面来完善:完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这两类不同的零售方式可以实现业务链的重组和配合;找准市场定位,强化促销;更加注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开展体验式销售;实施业态多元化,丰富服务功能;抓住高端市场,吸引高端消费者。
翁南道: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很早之前就存在,它是一个细分市场,是一个容纳多种业态的盒子,只是商业模式的不同类型,却谈不上是传统零售业的创新或者今后的发展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不是一般的零售商都能做的。
相比综合体,杭州的地铁商业将是传统零售业的又一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