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15 08:23 来源:网络资源
近年来,广州商铺租金接连上涨,大型超市租金三年翻一番。高涨的租金行情加上人工、水电等其他经营成本上涨,还有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不断挤逼着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间。继吉之岛搬离中华广场后,近日,在中旅商业城经营了12年之久的百佳超市也搬离了原址,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搬离了核心商圈或缩小经营规模,走向社区。大超市“社区化”正引发超市市场的大变局。
再续约,租金要涨两三倍
近年,广州商铺租金急涨,即使像大型超市这种优质大租户也要面临租金不断上升的问题。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说:“2009年底至今,广州大型超市的市场价租金就翻了至少一番。当时普遍租金行情是30-35元/平方米/月,有些便宜的单价才20多元/月,贵的也就40元/月。如今行情大不一样了,市场价租金普遍涨到了70-80元/平方米/月,三年翻了不止一番!”
黄文杰表示,对于大型购物中心来说,前期引进大型超市对商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卖点,所以发展商或商场经营方通常能给出非常低廉的租金,而且大超市一般签约的租期比较长,通常都有10-15年。尽管按照行规,合约中通常约定租金每年有5%左右的涨幅,但10年下来,原先月租金20-30元/平方米,也就涨到30-40多元/平方米,比当前的市场价要便宜一半。
不过,一方面,随着商场的长期经营,人气已由淡转旺,商铺租金肯定已大幅上涨,而对已做旺的商场来说,大型超市当初能大幅吸引人气的作用已相对减弱,其对于发展商或经营方的议价能力下降。为追求更高租金,业主方可能更愿意将超市占用的面积收回拆成小铺租给小商户,以获得高出几倍的租金。另一方面,广州大型超市市场价租金也持续在上涨,就算是业主方没有想收回物业重新招商的想法,在跟超市续租时,至少也会随行就市提出比当初高出一两倍的租金要求,如果超市接受不了,就只能选择离开。2009年底,吉之岛搬离中华广场,就是因为其原本月租金为130元/平方米,续约时业主涨至180元/平方米,吉之岛无法承受,只能离开。
来自高力国际的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广州大型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为740.7元/平方米/月。而超市喜欢租用的二、三层与地下层的月租金,也要200-300元/平方米。这对大型超市来说,确实压力不小。
成本急涨,大超市生存维艰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些经营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而租约又即将到期的大型超市。黄文杰说:“一个大型超市能忍受的铺租很低,最多只能占销售额的6%,近三年来大型超市营业额基本持平,现在铺租急涨,很多大型超市续约时就会遇到租金超过6%警戒线的现象,不得不撤出。”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铺租大涨外,近几年来,超市的其他各种经营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如人工费用、水电费用等等。广州某大型超市负责人林先生说:“我们的租约还没到期,还好租金这块还没上去,但人工和水电比前几年也贵了五六成了,加上现在大超市越开越多,市场竞争完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优惠促销幅度越来越大,我们的利润越摊越薄,如果租约到了租金再上涨,看来就只能往外搬了!”
另外,广州市民消费模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大型超市的运作。林先生说:“当初东圃的万客隆(现更名卜蜂莲花)、好又多开业时,很多市民都从老城区涌到那里去买东西,生意好得不得了,卜蜂莲花甚至没有办会员卡不给进。现在哪有人会跑那么远去超市采购啊?大家是变得越来越懒了,都想就近消费,越近越好!以前大超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方圆几十公里,现在有两三公里就已非常不错了。”
超市求生四大趋势
由租金、人工、水电带动的成本上涨,还有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市民消费模式的改变,已成为挤逼大超市生存空间的“三把刀”。在这三把刀锋下,超市变革已势在必行,市场主要出现了四大趋势:
1
搬离核心商圈
核心商圈铺租急升,对大型超市来说,合约期满时最简单的做法当然是忍痛搬离。就像百佳超市中旅店、吉之岛中华广场店的撤出,都是这种模式。
2
缩小规模
刚进入中国开店时,大多数国际大型超市的规模都超大,小的也有五六千平方米,大的甚至达一两万、两三万平方米。但为适应市场新形势,很多大超市的规模正在大幅缩小。如沃尔玛以前的店面面积一般要1.5万-2.5万平方米,现在新店面积大多只有6000-8000平方米;麦德龙的店,以前面积大约2万平方米,现在通常也只有6000-8000平方米;华润万家以前有很多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店,现在大的也就四五千平方米,在居民区开的社区店,面积甚至只有几百平方米。吉之岛搬离后,进驻的Taste超市规模就比原来要小得多。面积缩小后,成本自然就下降了。另外,这些超市还能根据店面周边实际消费习惯,有选择性地陈列、推销利润更高或者销路更好的商品。
3
走进社区
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带动着超市的变革。随着大型楼盘聚居人群的不断增多和市民就近消费需求增加,走进社区,已成为超市的一大生存法宝。在此之前,专做社区生意的主要有宏城超市。而近几年,百佳、华润万家、吉之岛等超市都纷纷到大型社区去开店,华润万家甚至收购了宏城超市来发展社区店。市民周女士说:“超市卖的原本就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像生鲜果菜啊,日用品啊,我们不可能总是大老远地买了搬回家,如果超市都开在大家身边了,我们下了楼就能买东西,那有多方便啊!”
据了解,华润万家进了万科多个楼盘;吉之岛进驻碧桂园凤凰城;百佳进驻了汇景新城和中海金沙湾,近期又在荔湾的西城都荟开分店,春节前还将在黄埔开设星荟城分店。成熟的大社区通常拥有稳定的客流,社区超市面积小,经营上更灵活,从目前情况看,这些超市新开的社区店,生意都不错。
4
差别化经营开设高端超市
以往的大超市大多是大小通吃,中高低端商品都同时经营。近几年来,各大超市纷纷走起差别化经营的道路。在核心商圈、高端楼盘或者高端消费者聚集的地方开起了高端超市。如百佳的高端品牌Taste开在中华广场,其广州首家国际店也开在了豪宅社区汇景新城,华润万家的高端品牌Ole"超市进驻了太古汇。吉之岛的高端品牌美思佰乐将在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开设广州首店……随着广州市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高端消费群聚集的地方开设高端超市,已成为超市变革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