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关店背后:跨国零售商“点刹”(2)

时间:2012-11-03 08:09  来源:网络资源

  谁之祸

  业绩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诸多影响跨国零售巨头业绩因素浮出水面。

  在“2012中国零售领袖峰会”上,高福澜、唐嘉年以及另一跨国零售巨头麦德龙亚太区国际事务总裁蔡天乐称,经济大环境变化、电子商务兴起等原因,是影响业绩原因之一。

  蔡天乐表示,中国的状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状况都不一样。除了大环境影响之外,技术的发展和在中国市场的应用,要比西方更早,而零售巨头不创新保持现状,则在中国市场处于落后的状态。

  宏观经济环境背景,对综合零售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共识。而前述高管称,“综超类零售商销售的货物基本是生鲜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快消品,经济下滑对这类商品的销售影响不明显,跨国零售商在中国实际有10余年的历史,应该更加本土化,不能怨天尤人。”

  对于电商行业对于综合零售业的影响,高福澜说,“我在中国巡店与顾客交流发现,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实体店购物,尤其是晚上,商场里面有空调。建立实体店对沃尔玛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或许一些商品的品类在网上容易买到,但还有很多品类很多年之后才能实现网上购买。”

  如今,距离2004年中国对外打开零售业已经过去8年时间,中国零售业环境也发生诸多变化。前述高管称,一二线城市商圈饱和、物业租金上涨厉害,确实挤压掉了不少零售业的盈利空间,这也使得国内(综超)零售业竞争格局变得微妙。

  降速、减成本

  跨国零售商们“跑马圈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高福澜对本报记者坦言,过去18个月来,中国宏观经济变化,我们因应变化进行了调整,平均来看,未来3年沃尔玛每年新店的扩张数量略有减少。

  沃尔玛最新数据显示,未来3年,沃尔玛每年新增门店数约35家。这一数字相较过去3年的扩张速度,平均降幅约达30%。公开资料显示,过去3年,沃尔玛的平均年开店数接近50家。

  家乐福和乐购则在2012年选择保持节奏。家乐福表示,今年开店数仍然在20-25家,而乐购表示,2012年开店数将维持在16家,基本与去年持平。

  前述高管称,新店开业需要培育期,会对之后两年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新店开店数越多,一般而言,则对业绩拖累越大。沃尔玛的放缓脚步,反映了其扩张中的谨慎的态度。

  在放缓和维持节奏之外,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跨国零售商最头疼的问题。蔡天乐表示,成本压力是全球性的问题,麦德龙内部对差旅成本的控制都很严格。

  另外一位零售企业高管称,这两年物业租金上涨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过去的2011年,很多物业租金一年涨两三次。此外,采购和用工成本上涨也为零售业带来不小压力。

  对此,高福澜称,在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中,沃尔玛将着力“强化价格优势”,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简化业务流程,并打造更高效的供应链,从而实现沃尔玛在中国业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