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5-15 08:17 来源:网络资源
转型进行时?
对于这份几经缩水的榜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给出的解读是,2011年连锁业销售规模稳步增长,按同口径相比,增幅超过了20%,各种连锁业态都在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来自成本上升和销售增幅减速的压力明显提高。
不过,家乐福、沃尔玛等企业的同比增长率仅约8%,远低于整体20%的增长水平。
同时,由于成本上升和销售增幅减缓的压力明显提高,高端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网络零售、购物中心、三四线市场等业态成为了当下发展的热点。
在郭戈平看来,连锁行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据其介绍,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的客单价、增长速度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郭戈平指出,这表明行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前几年转变主要由竞争压力带来,2011年以来的行业转变,更多的是由于消费者的变化带来的。城镇化步伐加快、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重要力量、中产阶层数量的扩大,都要求企业有应对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的连锁百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根据不同业态典型店铺样本的情况,首次推出了《2011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业态门店基准情况表》。此前,基准情况表只在企业内部发布,这是首次对外界公开。
基准情况表包括百货、大型超市、超市、便利店四个业态各11项指标,反映不同业态典型店铺的效率和效益情况。数据显示,百货、大型超市、超市、便利店四大主要业态中,百货门店的销售额最高,年销售额为12.23亿,其他三个业态分别为2.96亿、0.45亿和461万元。毛利率以便利店最高,为19.1%;百货、大型超市和超市的毛利率分别为14%、12.9%、13%。
郭戈平认为,由于门店所处位置、经营定位、商品组合等方面的差异,基准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各业态门店的实际水平,但对行业和企业来说,仍然具有标杆性参考价值。
百强榜单看门道
并驾齐驱的苏宁国美?
今年的连锁百强榜单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
一向争得你死我活的苏宁国美竟然以并列第二的姿态端坐在这份榜单上。
2011年的连锁百强榜单显示,2011年苏宁、国美两家的年营收均为1100亿元,各自比2010年少了400多亿元。
据了解,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连锁百强”排行榜可谓是苏宁与国美的“驴象之争”,国美蝉联2006~2008三个年头的“中国连锁百强”第一名,苏宁电器则在2009~2010年蝉联榜单之首。
财报显示,苏宁电器2011年不含税年报数据为938亿元,国美电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598亿元。
对于此次出现的并列第二的局面,尽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再三表示“严守统计口径”,但这般的一碗水端平,难免让业内揣测其用心良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10年的百强榜单,苏宁新开门店382家,国美新开门店391家,开店速度的确是快得令人乍舌。相比之下,今年的榜首——百联集团的门店总数相比2010年却少了20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