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中国GDP的增速肯定会下来,消费势必也会受到影响。零售企业一定要未雨绸缪。
再一个就是伴随着消费主流人群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催生的电子商务模式,也逐渐成为另一个主流渠道。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000亿元,今年保守估计最少也得有5000亿元。“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占GDP的份额到9%不成问题。该如何应对,也成为传统零售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荆林波指出,CPI的高态势运行、人口红利分配完毕引发的用工荒、老龄化等问题都值得零售企业思考。
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清也认为,从整体上看,中国零售企业的购物环境比美国强,商品也不比美国差,但劳效的差距却不小。这些都不容忽视。
转型求存
沉疴痼疾未解,新的挑战又至。中国零售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被与会代表广泛关注。消费提升和商业转型也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育才认为,从联营到自营的转变,已成为零售业经营模式转型的一种大势所趋。如何转型,怎么自营,山东德百值得好好研究。它应该是完全自营探索的一个样本。
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京生也指出,区域零售企业在坚持多业态组合发展的同时,一定也要有所侧重。京客隆虽然超市、百货业态都有,但仍以超市为核心,并且还需要不断升级。以前京客隆超市是以常温产品为核心的,现在逐渐发展成为以生鲜产品为核心,每年销售增幅都在40%以上。
而北京时代商联商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柴田关于大荣的个案,也为中国零售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型视角。柴田说,尽管现在大荣在日本排位第三,但大荣在排位第一的时候就曾强调:店数、销售第一还不是真正的第一,单品第一才是第一。可见单品管理对于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恰好也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短板。
提起大荣,范识宇也说,新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大荣发展的一大法宝。据介绍,大荣还有自己的流通大学和研究机构。
当然,零售企业的转型还有赖于行业和产业的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牛东来表示,企业的规范发展、行业标准化的制定以及超市的物流化等,都需要有关部门和协会、企业的通力协作。
令人欣喜的是,作为中国零售业的“娘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也为中国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据安惠民介绍,自去年年底开始,中商联会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一起在全国范围内就降低流通企业税负、交通费,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加大流通基础建设以及完善商品储备体系零售业发展等有关政策进行了调研。目前,都已反映到中央有关部门。有的已经解决,有的正在协调解决过程中。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副总经理蒋明、河北廊坊明珠集团副总经理刘广河也分别结合自身的行业和企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零售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