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影响利润增长
从各家零售企业已公布的中报可看出,今年上半年,整体利润水平已恢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
但由于主要成本(租金、人力、物流等)上升,成为经济恢复后通胀压力下零售企业最主要的挑战,尤其是租金成本的持续上升,对零售企业的营业利润形成较大的压力。记者从38家上市零售业核心企业了解到,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实现了毛利率正增长。
“一方面,随着CPI指数的高位增长,通胀压力增强,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上半年尤其是近两个月,商家为了提高销售加大促销力度和频率,也吞食了零售企业的利润,而租金、人力成本提升也令商家的经营成本增加。”黄华军表示,今年亚太区商业物业的租金将继续上涨,其中中国将领跑亚太区市场。据仲量联行提供数据显示,中国商业投资额今年第二季同比上涨150%。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则表示,在网购以及通胀压力下,超市的盈利能力面临更大考验。另外,今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打击购物卡贿赂,要求实名制购买商业预付卡,规范零售业预付卡销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零售企业的收入。不过他预测,下半年毛利和同店销售有望继续维持上半年水准。
出路
寄望二三线市场打翻身仗?
“这种形势下,简单压缩成本或转嫁供应商并非治本之策,加强成本控制,适当提高毛利率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孙雄指出,目前超市都加大了“农超对接”的直采规模,并加强了自有品牌开发力度,同时,在存货管理、价格与促销管理、供应商管理方面,超市也进行了管理优化,以控制成本。通过经营形式创新和内部管理细节提升,才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向。
而在通胀压力下,今年大部分零售业扩张选择了渠道下沉二三线市场。如广百股份8月份在肇庆开出首家独立运营的精品超市后,下半年还将布局花都凤凰城广场及湛江店,并在广东设立了湛江、肇庆、揭阳三大区域总部。广州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彭强指出,一线城市高昂的店面租金及人工成本,使得一线城市超市开支很大,导致其利润率相对二三线城市要低。这也是一些企业会受此诱惑,做出新的举动。不过他认为,超市经营者想要更有效率地赚钱,似乎并不能单单地局限于扩张地盘。二三线市场也存在很大风险,一方面是二三级城市的购买力不足,再加上当地区域零售品牌已占据多年深入消费者心,如果新进品牌认知度不够将拉长增长期;另一方面,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体系建设,这样超市就负载了很重的资产和沉淀成本,这种巨大的投资在如此购买力下,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是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