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货“垂涎”高端超市 跨界经营惹热议(2)

时间:2011-08-17 08:32  来源:网络资源

压力所迫

  对于百货跳出擅长领域进行“跨界经营”的现象,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说,这是百货业的一个必然趋势,因为起初超市就是百货的一部分,但为了品类细分,超市部分独立出来,但仍然在依附百货经营。现在独立出来,一是为了抢占市场空间,二是为了让专业的团队把超市经营得更专业。

  而在零售业专家周勇看来,百货独立运营超市还有来自市场中的压力。他分析道,超市一直在向百货业渗透,如果百货企业不变革,将来会更加被动。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北京超市行业市场份额领先的物美,在继新华百货之后又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出了圣熙8号购物中心,成为物美在北京市场布局的第二个百货品牌。而此前,京客隆开出了久隆百货,人人乐开出了崇尚百货,新一佳开出伊佳百货。今年,福建省泉州市的捷龙超市将在11月首开两家百货公司。

  如今,这些超市系百货经营初期的“水土不服”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开始进入扩张期。新华百货的第二家门店将揭开神秘面纱。新华百货常务副总经理车国荣曾表示,新华百货的扩张是建立在首店逐步开始盈利的基础上,去年新华百货的月均销售增幅相比前年同期大幅提升了26%,逐渐摆脱了依靠降低毛利率提升销售业绩的阶段。

  谋求品牌扩张的不仅仅是新华百货,京客隆旗下的久隆百货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跑马圈地。尽管久隆百货酒仙桥店目前还处于培育期之中,但提前布局潜力商圈,为企业日后在该区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让京客隆“收获颇丰”。同时,久隆百货已开始在青塔、昌平等地布局新店。

  在周勇看来,超市向百货业的渗透将会一点点挤掉百货企业的市场空间,所以此时百货进军超市业态,也是百货企业的一条出路。但是在他看来,超市进入百货业易,百货进军超市业却困难得多。

  专家指出,尽管百货品牌进军超市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但百货店的运营模式相对“粗放”,超市的货品量巨大,价格、库存、毛利等管理颇为细致。尽快吸纳适合的管理团队,适应超市的运营节奏,成为百货品牌多元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闻1+1

  百货业的超市如何做

  百货业的超市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客流才设置的。如果处在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则可以对竞争对手采取竞争性打压,但是打压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对竞争店的客流可能会有影响,但经过一个周期之后,竞争店人气还是会恢复的。当然,如果本来在市场上处在劣势地位,可以采取扰乱市场的做法,让对手也不好受,但是最终大家都很受伤。

  竞争的原则是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至少不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所以,百货店下的超市如何经营,应该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作为整个购物中心的结构来看,超市带动客流,服装提升毛利,其他大类商品提升市场占有份额,那么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即如何利用超市商品结构,来带动整体客流而不主要是超市客流。如果竞争对手定位中低,就是放弃了和你竞争的最大优势:品牌和档次。那么,不妨在超市的商品结构和品牌集中度上下功夫,使百货店的整体定位和超市的定位一起压制对手。同时加大其他商品品类和超市商品的关联度,比如在促销上,形成各个部门联动,各大类商品互动。

  百货店的超市发展不能与专业店比,不能片面地追求超市的整体指标。而是依靠超市地带动,发挥这个作用,对于整体的销售是有意义的。所以,负毛利商品的定期推出,品牌结构的不断调整将是超市对于百货企业的一个贡献点。